物流問答
我國物流的啟蒙根據有哪些?
????眾所周知,物流在國外已有近百年的前史,日本從美國引入了PD概念,用日文漢字“物流”代替了美國人一向運用的Physical Distribution(PD),而我國現在廣泛運用的“物流”,實際上是從日文漢字“物流”翻譯而來。??
1978年11月,原國家物資總局會同國家計委、財政部,山東、陜西、廣西三省有關單位共17人組成我國物資作業調查團,由原國家物資總局副總局長陶力同志帶隊,赴日本調查出產資料辦理和流轉現狀,在日本世界貿易促進協會和日本工業技術文化中心的幫忙下,分組訪問了日本的商社、出產企業、物流企業,與日本通產省、運送省官員,日本鋼鐵聯盟、日本物的流轉協會的物流專家、學者進行了專題座談。????調查團一行聽到了一個新詞,這便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物流”。在回國后寫出的調查報告中,專門介紹了商流和物流的寓意及日本物流合理化辦理經驗,該調查報告被收錄在由我國物資經濟學會編寫、我國物資出書社出書發行的《外國和港澳地區物資辦理調查》一書中。??
1979年3月,我國物資經濟學會籌備組建立后,開端與國外的物流集體取得聯系,預備向國外派團組調查物資流轉。??1979年5月,以原國家物資總局科教局局長梅洛同志為團長、原國家物資總局儲運局副局長桓玉珊為秘書長,交通部、鐵道部、國家經委歸納運送研討所等單位組成的我國物資作業者代表團,赴日本參與第二屆世界物流會議,并初次專門對日本的物流進行了調查。??同年10月,桓玉珊副局長應我國物資經濟學會籌備組之約,向在京的1 700名物資作業者作了題為《國外注重物流研討》的學術報告,第一次在公共場所介紹了國外物流現狀。??同年11月20日出書的我國物資經濟學會籌備組刊物《物資經濟研討通訊》,刊載了該學術報告的全文,使物流常識在廣闊的物資辦理干部中撒播。??
1979年10月22日至11月6日,應我國物資經濟學會籌備組的約請,以社團法人日天性率協會會長、日本物的流轉協會副會長十時昌先生為團長、東京大學教授林周二先生為參謀、大和運送株式會社社長小倉昌男先生為副團長的“日本物的流轉協會物流訪華團”一行10人,作為國外第一個來訪的專業物流集體,先后訪問了北京、武漢、成都、重慶、上海等城市,在各地共舉行了11場物流學術演說和座談。????日本物流專家、學者具體介紹了日本、美國的物流現狀和物流辦理經驗,給我國的物資作業者帶來了簇新的物流概念,引起了火熱的反應。演說內容后來在專業刊物上登載,“物流”一詞進一步在我國傳達開來。??
http://www.guestlion.cn/wuliuwenda/29331.html 我國物流的啟蒙根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