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問答
京東不必阿里系和蘇寧的物流有什么考慮?
8月11日,京東正式告訴賣家:將于2017年8月21日停止與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的協作,賣家經過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發送商品的物流信息將無法在京東渠道上展現,除了這兩家之外與其他快遞公司協作正常。
蘇寧所謂的尊重商家的挑選,站在第三方的視點來看,究竟用戶使電商渠道的用戶,不是快遞物流的用戶,所以電商平臺有必要做更多的考慮,必需要考慮服務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這點無可厚非。就以京東而言,用戶是京東的用戶,而并非天天快遞等一眾快遞的用戶,但第三方物流的服務會直接影響京東的用戶,已然京東現已以為天天快遞的服務不可了,你說京東會持續主張用戶運用嗎?這就像蘇寧以為京東物流不可,不會運用京東物流是一個道理。
當然,蘇寧不必京東物流,京東不必阿里系與蘇寧系物流,還有本錢層面的考慮。跟京東主推京東物流相同,誰都樂意用自己的物流,自己說的算,想怎樣用就怎樣用,想調用什么數據就調用什么數據,這遠比用第三發物流可控的多。
這兒又說到了數據,在這次京東棄用天天快遞事情中,圓通也是當事人之一。被京東“拉黑”之后,圓通速遞在第二天的回應中,其中一條就說到:此前,京東曾要求圓通于2017年3月3日起對接京東電子面單體系,將京東渠道商戶所運用的快遞面單一致替換成京東電子面單。因為圓通自有的電子面單體系現已長時間安穩運用并被廣大客戶遍及承受,為保證客戶體會,圓通并未承受京東的要求。此事,直接導致京東渠道商戶無法持續運用圓通電子面單發貨。
關于以上說法,其間大約存在兩種或許:第一,京東或許會以為圓通的電子面單體系不如京東電子面單體會好,要求圓通晉級,可是圓通以為自己的體系也很好,不需要晉級;第二,京東以此為由,讓圓通對接京東的電子面單體系,然后獲取圓通的客戶數據。可是,圓通的數據又豈能容易讓京東獲得呢?包含天天快遞也是一樣,又怎能容易讓京東獲取其客戶數據?更不必說,天天快遞的背面是蘇寧,圓通的背面是阿里。
而關于電商渠道來說,在快遞物流的運用上,要想做到百分之百定心,只要三種挑選:要么,用自建物流;要么,用出資或許收買的物流;要么,用簽定深度戰略協作并足以限制的物流。那么,在京東物流逐步強壯的情況下,京東會挑選也難怪什么樣的物流,也就清楚明了了。
其實從電商開展的趨勢來看,未來總會有那么一天,第三方物流都會被踢出去。這取決于電商渠道在物流技能的投入,以及物流體量的開展壯大。當一個渠道或許企業可以做到物流徹底自己去配送,而且還有盈利才能開放給渠道商家的時分,其他的第三方物流對著企業也就沒什么價值了。
那么,隨之而來就會呈現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關乎物流命運的問題,即物流終究的歸宿到底何去何從?
莫非除了被收買、入股、兼并就沒有其他出路了嗎?假如的有的話,或許順豐當時所作所為,是最正確一起也是最無法的做法了。
http://www.guestlion.cn/wuliuwenda/16552.html 京東不必阿里系和蘇寧的物流有什么考慮?